回憶完剛才差點因為談起20歲那年的生日父母的心意大哭一場的我(我大概哭了30秒後壓了下來,有發洩就好)。那年他們倆老惋惜著沒給我18歲的成年禮物,在20歲之時,不比富二代的成年禮,沒有跑車、沒有房子,沒有名貴飾品,一支錶,不貴,但是我有滿滿的感動。也許我沒有離鄉背井的在台北念書,我絕對不會懂那樣的用心良苦,到近乎敏感且透徹的地步,對於那些親情在生活瑣事中的跡象。不過我還是沒機會學會如何看待愛情。再回憶起在這更早之前在社辦的的談話,今天的一切,好似都跟體悟有關。不,也許我該說人生的一切都有關。
「真理是一種格局,在對的時間與環境的配合,以及相對的經驗法則下,有助於格局的向上堆疊,就越接近它。」
晚餐前,一個邁向昇華的夜晚,我自己這麼認為的,我們在晚餐前的社團辦公室,從一個抗議某宗教以各種不同名堂創辦社團造成氾濫的話題開始,談論著真理與三大教信仰唯一神的關聯,還有悟道。那人對我這麼說,你其實很有慧根,並引用先前我提出的觀點應證了這個事實(?)。果不其然,一貫的作法當然是想進一步邀請我去禪坐聽道。那人是我在社團認識的一個學弟,信仰一種世界各三大宗教皆源於一神的說法(?),仰或我說是教派,總歸一句用「信仰」這個名詞還是最貼切的(但大致的輪廓較接近佛教,據說只是因為文化上較貼近因此套用佛教的講法),三大宗教因先知以及文化的解釋不同的不同發展。
我婉拒了邀請,但不是因為排斥。我個人信仰世界上有唯一真理,且跟眾多人仰或是宗教口中所傳達神的概念是一體的,亦即兩者的主體相同,在於形象虛實的差別。也相向信悟道一說,那人的做法是,跟隨師父修行,聽說有四件事,其中一樣是打禪(基本功)。「悟道是一回事,但每個人有適合他的方法。」我這麼說。的確我認同打坐是一個媒介,但回歸其本質是思考、反省、與自己深度溝通。據說是一種空靈的感覺,並非放空。討論起來的結果是,這跟我在睡前的情境是一樣的。真要說起來這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了。殊途同歸,總歸一句目的是了解真理,仰或說是增長心智,過程我們「姑且」認定為悟道,間接否定了坐禪對於悟道的絕對必要性。且過程須搭配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長智慧,亦即對的在對的時間點,對的情境的應對之下,人和講的是「個人際遇」,如果沒有相對應的經驗法則依循下,是體會不出來的。舉例來說,年長者之說所以為被奉為智慧的象徵,是因為見多識廣對於事情的看法更加寬宏或處事圓融,但我相信年輕人少有,這是歷練的結果,透過思考人傾向於對結果最好的做法,而經驗越多的人也越容易跟時間與情境碰撞而創造想法,碰撞多了,自然智慧多了。因此經驗是一回事,領悟又是另一回事,沒有碰撞就沒有體悟,但不代表悟道的層次與年齡成正比(相同時間內有人累積快有人累積慢),大部分取決於跳脫的程度,取決於能多宏觀的去看,相當於站的樂高看到的層面越廣看得越遠的道理。
「超脫即悟」
我不講你如何悟道,但你有多了解你的人生?
今天我能想到的,是我的所見所聞引道我見證的真理,是人生,而它未完待續...
我記不起什麼時候我明白這些道理,但至少截自目前為止我還相信。
「你認為的真理是一回事,重點是,你能在時間推移下相信自己的信仰幾分?」